精神分裂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,如得不到及时治疗,导致病情发展,会变成慢性精神分裂症。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病情更加严重,治疗起来也更加的困难。那么,一旦发展到慢性精神分裂症,应该进行什么治疗呢?
专家介绍,临床上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一般采取以下方法:
1。药物治疗。药物治疗能更好的延缓病情发展,控制症状。药物治疗过程中,应该注意患者的服药依从性,将药物妥善保管,按计量给患者用药,避免出现患者藏药的情况。
2。认知行为治疗。慢性精神分裂症会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,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,因此,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,对认知行为的治疗,能够让患者在病情得到控制后,进行正常的生活。
3。家庭治疗。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过程中,家庭护理是很重要的。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,心理治疗是很重要的。家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接触最多的,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患者的康复,预防复发都有很重要的意义。
4。社会技能训练。慢性精神分裂症对患者社会功能造成影响。社会技能的训练能够帮助患者康复后正常生活,否则,即使病情得到控制,患者也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。
专家介绍,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,通常采取多种方法同时进行,多管齐下,综合治疗,以达到做好的治疗效果。
以上就是关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一些相关内容的介绍,专家提醒,精神分裂症要早发现早治疗,控制病情发展,以免发展到慢性精神分裂症,不但治疗难度大,也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无尽的危害。
免责申明:文章内容所用部分文字、数据及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